当前位置: 首页 > 古筝入门 >走进青年古筝演奏家白洋的世界:袁莎老师像苹果

走进青年古筝演奏家白洋的世界:袁莎老师像苹果

2021-04-15 02:34:46

白洋,青年古筝演奏家,自幼习筝,恩受赵林老师启蒙。

自幼多次登台演出,数次获得山东省及济南市少儿民乐比赛一等奖,受到筝界前辈们的表扬。曾在北京参加首届全国推新人民族器乐大赛,获得优秀奖。

2004年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属小学,师从中央音乐学院著名古筝演奏家,教育家,袁莎老师。

在袁莎老师悉心教导与潜心栽培下,艺术视野更加开阔,逐渐领悟到了古筝独特的魅力,使其琴艺有了更全面得高。

2005年同以优异的成绩升入中央音乐学院附属中学。同年获第二届“文化艺术院校奖”全国民族器乐演奏比赛,少年专业组铜奖。

2006年,参加”筝心筝意”和‘敦煌之声’袁莎师生音乐会,担任独奏演出,并在央视风华国乐栏目中多次播出。

同年,在童星与名家—经典作品音乐会”中,与众多名家同台演出,担任古筝独奏,受到好评。

2007年,在中央音乐学院附中成立五十周年校庆活动中有精彩演出,并担任古筝独奏。且荣登校庆纪念册光荣榜。

2008年参与袁莎古筝师生音乐会,担任独奏。

2009年,第三届cctv民族器乐电视大赛中荣获古筝少年专业组铜奖,并有幸受到著名音乐家,作曲家,何占豪教授的赞扬。

同年8月份,为庆祝北京奥运会一周年,有幸与众多明星同台,参与大型文艺演出。

2010年赴美国参加“第三届美国飞扬世界杯中国民族器乐国际大赛”,荣获古筝青年专业组金奖。

2011年代表中央音乐学院附中赴澳门与澳门演艺学院进行艺术交流和演出。

2011年因成绩优异,被中央音乐学院附中推荐为免试生,保送进入大学本科。

在校期间,专业名列前茅,连续获得“专业优秀”奖学金。并多次与来自日本。香港。台湾等地同行师生进行交流演出。

2014年获文华奖青年组金奖。

以下是2011年的一篇专访,让我们走入筝人的世界,见证青年演奏家的成长。


华音:刚刚参加完高考,你现在的心情怎样?作为一名艺术专业的学生,高考所给予给你的压力是否会比非艺术专业的学生要多?高考结束后,考生们都会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你会选择什么样的方式去缓解考前的压力呢?


白洋:这个问题问的好巧呀!这不,刚刚在你的电脑上查看完我的高考成绩,现在心情非常的激动,现在的感觉就像我刚刚参加完高考完似的,一直到现在,我的心情还不能平静下来。成绩比我预想到的要好,之前付出了那么多的努力,这就是最好的回报。借助网络平台,我先要感谢我的爸爸妈妈,感谢他们在我生活上无微不至的关心我,关爱我,支持我;我还要感谢我的专业老师,感谢她们在附中的这几年中,对我孜孜不倦的严格教诲,给予我一次又一次的鼓励与希望;最后我还要感谢我的同学、朋友们,感谢你们陪伴我经历了风风雨雨,在我高兴的时候分享着我的快乐,在我低落的时候与我一起承担痛苦,也祝愿他们可以取得好成绩,考取心仪的学校继续深造!

我觉得还是不会的。对于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的学生来讲,虽然读的是艺术专业的附属中学,丝毫不会因为学习专业而感到痛苦或是疲惫,反之,我觉得会非常有意思,非常幸福,能在自己喜欢的学科中付出努力,可以说,这就是一种陶醉。作为一名艺术专业的学生,专业课程固然重要,但是随着自己接触的范畴越来越多、越来越深,这就必须要有坚实的文化功底,有了这样的底子,并与你的专业相互结合,才能使你的艺术道路走的更远。在考学之前,因为我是学校的保送生,所以压力自然更多的来自文化课吧,不过,与其说是压力,倒不如称作是一种动力或是桥梁,就像我刚才说的,每一个学习艺术的考生,都不能忽略文化课的学习,随着自己生活阅历、经验的不断增加,就更需要文化的积累,才会使自己的艺术追求更上一层楼。

当然是约上几个伙伴去玩啦!在考前我就和我的几个好朋友商量文化课考试完就到欢乐谷潇洒的玩上一整天,去体验速度和激情的冲击感,把内心压抑很久的情绪都“喊”出来,充分地释放一下考前紧张的情绪与压力(哈哈)!当然,在高考后,能来到华音网站北京编辑中心接受你们的采访,我感觉也很能释放压力哦!感谢你们给予我的认同与鼓励,我非常开心!我会好好把握住这个机会,争取在专业上更大的进步!

华音:2009年CCTV民族器乐大奖赛,您参加复赛所演奏的作品《枫桥夜泊》是一首当代的古筝作品,而这样一首有着很深意境与内涵的作品,对于一个生活、社会阅历并不是很丰富的高中生来说,远远超过了这个年龄段所能理解的范畴,您能告诉我们为什么会选择它参加比赛吗?您对这首作品是如何理解的?


白洋:首先,选择《枫桥夜泊》这首当代的古筝作品来参加CCTV民族器乐大奖赛,是因为自己非常的喜欢这首作品,虽然《枫桥夜泊》属于当代的古筝作品,但是我觉得它的音乐语言非常质朴、典雅、宜人,并不是像大多数的当代作品一样,则以华丽的音乐语言、复杂的节奏去表现作曲家以及作品的内涵。这首作品融合了昆曲、小调等苏州音乐特色,每次我在演奏这首作品时候,其实我都没有把自己当做成为一个古筝的演奏者,而是想象自己变成了一位画家或是书法家,用手中的毛笔去勾勒出“枫桥夜泊”的水墨浓情。其次,我觉得《枫桥夜泊》这首作品与我的性格比较相像,属于那种比较含蓄、温柔、平和、善感、而又略带有一丝丝愁绪的类型吧,在与我的专业课老师商量过后,觉得这首作品从技术、风格、音乐上,比较适合我的演奏,所以决定选择这首作品来参加复赛。

《枫桥夜泊》这首古筝作品是作曲家王建民老师根据唐代诗人张继的著名诗篇所作的。在我理解,技术上,作曲家没有画蛇添足的过多使用当代音乐技巧,而是用朴实,淡雅,精致的演奏技法表达了诗篇的情趣与意境。在作品的音乐上,则更加动人,形象的营造出“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姑苏城”、“寒山寺”、“客船”等景色气氛,寓情于景,借景抒情,作曲家将原诗作者“对愁眠”的孤独、寂寞、朦胧心境渲染的淋漓尽致,用极富有诗意的音乐语言去诠释着这部经典的诗集名作。


华音:《林泉》是一首技术难度很大的作品,在技巧展示环节,您选择作品的快板部分来演奏,非常精彩,给听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扎实的基本是演奏的基础,您能否形象的比喻一下技巧与音乐的关系?


白洋:可以说,技术推动着音乐艺术的向前发展,同时不断地为作曲家、演奏家提供新的思路,但两者却又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相互依赖的。不管是对于西洋乐器的演奏者,还是对于民族乐器的演奏者来说,技术则都是去他们不断去追求,自身所重视的因素吧。技术上如果没有量得积累,在音乐上,我想也不会有质的飞跃,不注重技术的训练,反而客观的会阻碍演奏者在音乐上的表达,不能充分的将作品的内涵与自身所想要表达出的感情诠释出来。可是如果单单只注重技术,而“放松”对音乐感觉的培养,这也是不行的,我认为“匠”与“家”的区别也就在于此,演奏音乐就像是说话一样,要有轻重缓急,通俗的说,要有语气与声调的变化,不能像打谱软件一样,只是器械的把谱子上的音符奏出来,这就称不上“乐”了。小时候我们上语文课的时候,老师肯定要求过我们要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而不是像念经一样,其实这就是对于语感的培养,音乐上也是如此,拿到一首作品的曲谱,我认为先要大声的唱出来,再去标记它的呼吸、断句等,结合作品的解释与作曲家的意图,反复的、有感情的唱熟练之后再去用手中的乐器演奏它,当然,自身的文化素养、生活阅历在你演奏的音乐上也很能充分的体现出来,作为一名乐器的演奏者,在熟练的掌握技术、技巧的提前下,则更需要着重理解在音乐本质上的因素。

华音:在民族器乐大奖赛的才艺展示环节上,您为我们带来的是魔术《变花》,在业余时间,您是否对魔术有着很大的兴趣?众所周知,2009年魔术的热潮席卷了国内的艺术市场,参加本次比赛的很多选手在才艺展示上都选择了变魔术,您觉得这是一种流行因素“引导”下的跟风现象吗?您对“流行”所持有的态度是?


白洋:在业余时间里,自己挺喜欢魔术的,在班上,也常常与同学一起拿出扑克牌来变着玩。不过,也许细心的观众在观看完2099年CCTV民族器乐大奖赛我的才艺展示后,会发现我在变魔术的时候由于自己的一个小失误,导致我的魔术表演露馅儿啦(哈哈)!

如你所说,确实由于2009年魔术非常的流行,也多多少少会对参加2009年CCTV民族器乐大奖赛的选手在才艺展示环节有一些影响吧。像舞蹈、书法、国画等艺术,都是需要参赛选手有一定的功底才能去展示给大家的,而不是临时抱佛脚能展示出来的,说不定还会在才艺成绩上大打折扣呢!再说一下演唱流行歌曲吧,比起刚才所提到的艺术项目,唱歌则简单了很多,因为大家在平时的聚会时应该多多少少都去过KTV飙歌,并且对于本身就是演奏乐器的人来说,这就再简单不过啦,起码不会唱跑调吧!不过,演唱流行歌曲大体上的评分并不是很高,比起这两类来说,魔术则介于两者之间,一般的魔术都很好学,比较好上手,不需要选手有多深厚的功底,而又比演唱流行歌曲更有新意,所以我觉得大家都看到了这一点,才来“跟风”学习魔术,在才艺展示环节,展示魔术的。

我感觉自己并不是一个注重追求时尚、流行、前卫元素的女孩,所以也就会“偏激”的认为越是流行的、前卫的,它所过时的时间也就越快。当然,我们的社会既然可以接受流行文化,也说明了它所存在的价值。仔细的想想,其实流行与古典,时尚与传统它们之间并不矛盾,也不存在着谁去制约谁,毕竟现在我们称之为的古典,都是为了满足不同人们的文化需要吧!在当时那个年代也许是流行的,也许到现在就成为了经典,这也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如何把流行变成经典,这需要时间的考验与历史的“磨炼”啦!不管是流行的也好、古典的也罢,能为人们的精神生活、物质生活带来积极的一面,都是应当倡导的,反之,如果一些糟粕的因素消极的影响了人们审美标准,使人们变得纵情、纵性,改变了人们正确的价值观念,那我认为这就不可取了。作为年轻的我们,应该分得清是非黑白,正确与否,不要盲目、错乱的“跟风”。说到音乐上,作为乐器的演奏者,我觉得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追求一种时尚、前卫、流行的元素,但不管对于什么,都要有自己的理解与判断力,如果为了模仿一种元素、一个人、一种舞台形象,从而失去了自己的风格,那就得不偿失了。记得著名的作曲家舒曼曾说过:一切时髦的东西总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变成不时髦的,如果你一辈子追求时髦,一直追求到老,你就会变成一个受任何人轻视的花花分子。我想,这也是我想表达的意思吧。


华音:在决赛上,您与古筝少年组的金奖只有一步之遥,但是能在众多的选手之中脱颖而出,并取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也是非常优异的。与金奖失之交臂的一刹那,你心中划过的第一个闪念是什么?当时的心态是怎样的?赛后,经过总结,您认为自身存在什么因素,导致最后没有取得更高名次呢?


白洋:说实话,当记分牌出现成绩的那一刹那,心里顿时挺不好受得,鼻子也随着变得酸酸的,一种前所未有的失落感的那一瞬间“笼罩”着我整个的内心。

不过这种失落感并没有持续很长时间的,之后就开始产生了自责的心态,因为自己没有发挥出自己应有的水平,赛前没有准备充分,我觉得这就像打仗一样,没有准备的战斗肯定是不会取得胜利的,在准备不足的情况下,再遇到一些“突发”事件,临场紧张的情绪就会应运而生了,导致自己失去最佳的状态。记得当时报名参加2009年CCTV民族器乐大奖赛的时候,其实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就算即使进不了复赛,也可以锻炼一下自己嘛,并没有把这次比赛当做一件大事去准备的,在交完自己的录音后,就回家去享受暑期生活了。假期期间,还有幸参加了一项“庆祝北京奥运会举办一周年”的演出,一直忙于彩排,可以说,几乎把民族器乐大奖赛的事情都忘记了。刚刚忙完这次演出任务,想好好休息两天,这时候妈妈接到了电话,告诉我已经晋级CCTV民族器乐大奖赛的复赛了,听到这个消息当时我是即兴奋,又忐忑,兴奋得在于没想到自己幸运的进入了复赛,忐忑得是因为距离大奖赛的复赛只有一周左右的时间了,于是便从那个时候开始着手准备,但是时间确实是不够用的,在这一周内,还要去挑选服装,录制视频短片,学习才艺,选择比赛作品等等,真的是没有时间再去踏踏实实、认真、系统的练习参赛的作品,也是因为这一点,才致使比赛作品准备的不充分,比赛上没有完全的发挥自己真正的业务水平吧。

通过这次比赛,回去后自己也反省了很久,相对来说每个参赛选手几乎都不知道自己是否能进入复赛,我们的出发点是一样的,除去一些客观的因素,所准备参加复赛作品的时间也差不多,这时候就体现了参赛选手扎实的基本功功底以及临时面对大赛时候的心里状态。在之前的学习中,由于自己的想当然,忽略了这一点,总是认为在重大的比赛前、演出前会有充分的时间让我去准备。介于此,从而使得自己在关键的时候失去了机会,确实挺遗憾的,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嘛!通过这次大奖赛的经历,使我懂得了很多,在今后的学习中,也特别注意到了自己的缺点,着重的开始对自己的缺点进行规范的训练。我觉得这次的成绩并没有让我困顿很久,反而更加激励着我前进的步伐!


华音:请您简单的评价一下本次大奖赛少年古筝组金奖的获得者


白洋:本次大奖赛少年古筝组金奖的获得者程皓如既是我的同学,同时又是我的好朋友,在这里,我由衷地祝贺她所取得的好成绩,并希望她继续努力,更上一层楼!俗话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嘛!虽然皓如年龄比我小一点,但她却是一位比较全面的当代年轻的古筝演奏家,无论从音乐表现、技术技巧以及临场的情绪状态上,都是非常值得我去向她学习的。如果你下次见到她,记得代我向她问好哦!


华音:您在学习的专业旅途上,经历过什么样的起伏与波折?


白洋:相比较很多学习音乐专业的学生来讲,我觉得我还是很幸运的,从拜师、学习到考学,应该说都挺一帆风顺的,不过我也希望自己能够经历一些困难、挫折与荆棘,一方面可以锻炼、磨练自己的意志,另一方面也可以给自己积累一些人生经验嘛!说起经历过什么样的起伏或波折,自己也多多少少的有一些体会吧,在我上初中的那段日子里,感觉自己在文化课与专业课的学习中一直找不到状态,上课总会走神,练习专业的时候也感到异常的躁动,总是沉不下心来,主课老师也经常的提醒我,甚至在参加师生音乐会排练的时候也总出现差错,但具体因为什么原因才导致这样,其实自己也不是很清楚,总是有一种莫名的感觉“缠绕”着自己,也许是因为刚刚脱离家长,独自一个人留在北京学习的缘故吧,有时候会莫名的出现一种孤独、寂寞的心境,有心事不知道向谁去诉说,再加上附中对于专业课要求比较严格,一下子接受起来有些不是很习惯,但慢慢的随着自己一定的调整,与同学彼此之间都熟悉了,由陌生的关系逐渐变成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这种消极的心态就自然而然的消失了,到了后来,即使有什么心理话、烦心事,都可以去和我的好朋友们与老师们倾诉,也就使得自己摆脱了那段“灰蒙蒙”的日子。附中的时候曾学习过一篇文章,是范仲淹的《岳阳楼记》,里面就告诉过我们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因外物的好坏或自己的得失或喜或悲,我觉得这也是一种自己一直追求着的心态与境界吧!

华音:您当时选择了古筝这件大众化的民族乐器作为您的专业,您认为您的性格与古筝的音色、技术特点,有没有所契合的地方?您与音乐的关系是什么?


白洋:古筝这件民族乐器,我认为她的音色非常质朴、动听、柔美、含蓄、清新,并且它是一件大众化的民族乐器,无论是学习它的人,还是未曾接触它的人,听到它的声音,都会被它似流水一般的淡雅音色所感动,所痴迷,它没有过多的个性在里面,或是能够表现的多“张扬”,可它却贴合于大众,符合着大众的审美特点吧。从技术上说,古筝的表现技巧并不能算是很华丽,但它又不缺乏铿锵的一面,在演奏技法上刚柔并蓄、变化多端,每一种技法似乎都代表了一个地域的语言特点,惟妙惟肖、形象生动的映射着民族化的特色。我喜欢古筝,也是因为我的性格与它有些相像吧,从生活习惯上,做人、做事的风格上,也都隐约带有着古筝的印迹。

我的生活已经完全的离不开音乐了,音乐也潜移默化融进了我的生活中,不仅仅是因为音乐可以调节我的心情、我的状态,或是在我高兴、愉悦、痛苦、悲伤的时候我可以用琴声去倾诉我的内心,更重要的是音乐教会了我建立起道德的标准,教会了我将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培养我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面对生活、面对家人、朋友、老师、面对社会。可以说,音乐是我最最交心的朋友,是一生陪伴着我的良师。


华音:请您用一种水果来比喻一下给您留下最深印象的老师


白洋:从我学琴至今,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就是我的专业课老师袁莎老师啦。在业务上,袁莎老师精益求精,对自己的专业非常执着,充满了无限的热情,同时她要求学生又很严格,诲人不倦。在生活上,虽然她已经是一位国内当代的著名青年演奏家,但她对待前辈、同事、朋友、学生可以说一点“架子”也没有,特别随和、平易近人,她也时常教导她的学生们应当如何做人,树立起良好的道德标准。随袁莎老师学习这么多年,我也觉得她更是一位具有着独特魅力与风格的演奏家,她的演奏不仅仅拘泥于一种风格,她的音乐贴合于大众的审美观念,即使不是学习音乐专业的朋友,听到她的琴声、看到她的演奏,都会很快的把听众引入她的乐音里,让听众自此开始喜欢上古筝这件民族乐器。如果让我选择用一种水果来比喻我的老师,我会选择苹果,其实苹果在我看来已不仅仅是一种水果,而是一种温馨、舒适、柔和、吉祥的象征与符号,在西方,苹果也被人们多用于感恩与传递爱心、友谊的节日上,袁莎老师除了在自己的专业与教学中取得了很多骄人的成绩,她还曾资助、培养过很多残疾、贫困的学生,我觉得用苹果来比喻袁莎老师,是再恰当不过的了。


华音:请您谈谈您对母校—中央音乐学院附属中学育人,教学上的看法?


白洋:众所周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无论从教学质量,还是升学率来说,都是国内独一无二的音乐类专科学院,可以说,学院为我们国家培养了众多的音乐人才,当代的乐坛中,很多著名的音乐家、教育家、演奏家、作曲家、指挥家都是从这里走出去的。在教学上,学院拥有许多知名的音乐家、德高望重的教授,为我们的学习提供了高端、规范、科班化的教育平台,在育人上,学院非常注重对于学生道德品行的培养,就像你所说的:首先先学会做人,再去学做一名艺术家!虽然中央音乐学院附中是一所音乐类的学院,以着重教授、提高学生们的专业水平与技能为主,但在文化课的学习上要求也越来越严格,每一年的高考成绩几乎都会超越之前一年的成绩,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这里,借助网络平台,我要感谢我的母校—中央音乐学院,感谢你多年来对我的关怀与教导,我会加倍努力,希望以后能为母校的发展做出贡献!我更要衷心的祝愿学院越办越好,在这个文化大发展的时代下,能够飞跃的发展,早日成为全世界一流的音乐学院!


华音:对华音网站的寄语


白洋:华音网站作为民族音乐类最权威、容量最大的网站,正在为的普及、传播、推广与发展做出着很大的努力与贡献,希望以后能有更多的音乐家、演奏家支持他的成长、能有更多的民族音乐爱好者关注他所带来的资讯。感谢华音网站为我们搭建起“青年音乐家专访”的平台,在华音成立十周年之际,祝愿华音网站越办越给力,继续坚持以传播民族音乐为己任态度,在不久的将来可以承办高水平的民族音乐大赛,成为推广民族音乐的品牌核心力量!


华音网北京编辑处:李直

统筹/编辑:李直

采访时间:2011年6月22日

采访地点:华音北京编辑中心

艺多不压身微信号收集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洛阳古筝培训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