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古筝一对一 >乐器介绍 民乐中的舞者——古筝

乐器介绍 民乐中的舞者——古筝

2021-10-01 03:06:17

   “
鸣筝金栗柱, 素手玉房前 。
欲得周郎顾, 时时误拂弦。
                     --李端《听筝》 


 古筝简介

筝作为华夏民族最具代表性的传统乐器之一,以其悠久的历史、独特的音韵、经典的传世名作及深厚的文化内涵被誉为“众乐之师”。它历经数千年而不衰,且在当代备受人们青睐。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筝已在三大秦地盛行,故称“秦筝”。又因其具有古老的历史渊源及浓郁的民族特色,现代人们常称之为“古筝”。


历史上,筝还称为瑶筝、银筝、云筝、素筝等。筝音韵兼备,弦数众多,音色丰富,意境优美... ... 自身诸多的基本因素给它带来旺盛的生命力,使其立于合奏、重奏、独奏兼备的重要地位,深受人们喜爱。


中国的艺术精神是一种道骨、儒里、佛表的精神,它追求一种物我浑一、静虚无为、山水自乐、纯属天籁的境界。在音乐文化中,筝的怀、忆、思、念的风格特点,恰好是达到这一追求的最佳途径。




历史渊源
古代有一个传说:黄帝令素女弹五十弦的瑟,听了之后悲哀不止,于是将瑟破了,从此瑟只剩下二十五弦。秦地,有兄弟两人争瑟,结果又破为二,筝的名称就此而得。

源起:最早出现在战国时代的秦国,又称秦筝;流变:最早为五弦,到清代增为十六弦。从南北朝时起传入朝鲜、日本、蒙古、越南等国。

秦代李斯的《谏逐客书》中,提到关于筝的演奏情景:“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者,真秦之声也。”这篇文章后来被司马迁收进《史记》而保存了下来。通过这段文字,使我们看到了早在两千多年前,古筝已是秦国的一件有代表性的民间乐器,并展示了当时的古筝,是在村夫们敲击瓦罐,拍打大腿,咿哩哇啦唱着俚歌的同时弹奏的实况,可以说,古筝在产生之初是一种乡间民俗乐器。

直至东汉末,古筝才逐渐登上大雅之堂,开始得到社会的广泛承认和推崇。

从南北朝时起,古筝又开始走出了国门。它先后传入朝鲜、日本、蒙古、越南、缅甸等国。1840年后,随着广州福建同胞下南洋,又将古筝艺术传入了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它与当地的生活和音乐融合后又成为了具有这个国家特色的民族乐器。

战国时代最初的古筝是一种竹制的五弦乐器,逐渐发展为秦汉时代的十二弦,唐宋时代的十三弦,元明时代的十四弦和清代的十六弦等。到上世纪60年代,筝的弦数又由十六弦逐渐增加到十八弦、二十一弦、二十三弦直至二十六弦;到上世纪70年代,又出现了转调古筝,筝弦也由丝弦改为钢丝弦、尼龙缠弦等,这样一来,古筝的音域和表现力就更加宽广和丰富了。


乐器构造
筝的品种不一,构造也不尽相同,下面介绍的是一种二十一弦筝的构造。 

筝主要由面板,底板、边板、筝头、筝尾、岳山、码子、琴钉、出音孔和筝弦等部位组成。筝的优劣取决于各部分材料质地及制作工艺的高低。

筝的共鸣体由面板、底板和两个筝边组成。在共鸣体内有音桥,呈拱形,它除了共鸣效果的需要外,还起着支撑的作用。共鸣体的质量和结构对筝的音响影响很大。

【面板】

用放置多年、木质干而松的梧桐木来制作,以木纹顺直、沙眼大的沙桐为佳,如带有活疤节的发音更为脆亮。面板决定筝的音色和音量。也有人试用白松制作。蒙族筝的面板用杨木制成。


【底板】

用梧桐木制作或者用其它的硬质木料制作。 


【筝边】

也称边板,即筝的侧帮。筝有两个筝边,靠近身体的一侧称为内筝边,另一侧称为外筝边。筝边一般用木制成,也有用水曲柳、红木或其他杂木制成。还有试用枫木制作。


【筝头】

用木、紫檀或其他较坚实的木料制成。筝头的作用是固定琴弦,由穿弦孔来固定(也有的筝的筝头是固定琴钉的)。在筝头的侧面有一个出音孔,出音孔上有一个音窗,供出音之用。筝头因与共鸣体相通,这样就扩大了共鸣的范围(也有的筝,筝头与共鸣体是不相通的)。


【筝尾】

它主要用于安装琴钉。此处在造型上也起着与筝头对称平衡的作用。 


【岳山】

也称木梁或山口。用紫檀、花梨木或其他木料制成。在筝上有两个岳山:一个在面板与筝头连接处,叫作前岳山;一个在面板与筝尾连接处,叫作后岳山。岳山随面板的前后圆弧而自然成弯弧形,与面板基本上成九十度角。后岳山也有用S形的(缩短了高中音区的码处弦长)。岳山起着载弦的作用,也起着某些传递声音的作用。岳山与码子高度的比例关系到音准以及音色、定调等方面的问题,因此,必须用恰当的比例才能使筝的发音有良好的效果。在前岳山上端镶有一条骨片或铜丝,以使发音悦耳。


【码子】

也称柱,或称雁柱。它是筝弦和面板的传振支柱。一般用木制作,也有用红木、牛骨、塑料、象牙制成的,以木的效果为佳。在桅木上还镶有一个小骨片,在骨片上刻槽,以稳固筝弦。每个码子支撑着一根弦,共有二十一个码子。在演奏时,弦的振动由码子传递到面扳,再通过共鸣体而发出音乐的效果。码子可左右移动,以调整音高。码子有时也稍作前后移动,以适当调整音质。


【琴钉】

也称肖子。它用于上弦,调整弦的松紧,控制音的高低。筝的琴钉也有用钢琴肖钉代替的,或用硬质木料制成弦轴上弦的。


【出音孔】

筝有三个出音孔(也有两个出音孔的),在筝头侧面有一个,底板上有两个(一个在底板的中部,一个在底板接近筝尾处)。出音孔的位置、形状和大小关系到音色、音量。


【弦】

目前常用筝共有二十一根弦,靠近演奏者的第一弦是筝的最高音,第二十一弦上的按音所升高的小三度音是筝的最低音。在用弦上,根据不同的需要,而将铜丝弦、金属缠弦或尼龙缠弦以及其他种弦加以适当的配置。由于用途、风格和习惯的不同,在配置方法上也有不同。有以钢丝弦为主,适当配置金属缠弦或尼龙缠弦的;也有以尼龙缠弦为主,适当配置钢丝弦的;也有全部用尼龙缠弦或丝弦的。钢丝弦音色明亮,缠弦音色浑厚。




古筝与古琴

很多人弄不清古筝与古琴的区别。古琴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弹拨类乐器,形成于3000多年前,传说为“伏羲”、“神农”所造;古筝则晚得多,形成于秦代。古琴琴身以独木所成,琴面系有七根弦,属弹拨乐类的“无马乐器”;古筝则由框板、面板和底板构成。每根弦均由人字形的弦马支起,属于弹拨乐类的“有马乐器”。古琴虽只有七根弦,但一弦多音;而古筝基本上是一弦1至2个音。


【古筝】



【古琴】






推荐曲目


《渔舟唱晚》


《渔舟唱晚》是传统的古筝独奏名曲。该曲的来源有两种说法,多年来一直认为是娄树华于三十年代根据古曲《归去来》为素材发展而成;近年来又有人提出该曲为近人金灼南根据山东传统筝曲《双皮》、《三环套日》和《流水激石》等改编而成。现广泛流传的娄树华版本的前半部分与金灼南版本相同,后半部分为娄树华版本所独有。曲名取自唐朝诗人王勃的名篇《滕玉阁序》中的佳名:“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整首乐曲极富诗情画意,旋律流畅,先慢后快,先松后紧,情绪层层迭进,生动描绘出了夕阳西照下的湖光山色及渔舟竞归、渔人唱和的怡人境界。该曲不仅为筝曲的代表曲目之一,亦被移植成为小提琴、钢琴、长笛等西洋乐器的独奏。





《出水莲》


《出水莲》为广东潮州客家筝曲。有人为该曲作题解曰:“盖以红莲出水喻乐之初奏,象征基艳嫩也。”该曲以悠扬清丽的旋律和“重六调”的特殊韵味,曲趣清纯剔透,寄托了人们对莲花“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尚情操的赞美。



演奏以上二曲的是古筝演奏家潘妙兴,他1940年出生,自幼学习弹拨乐器,15岁考入上海民族乐团。1959年起从事古筝演奏,先后师承郭鹰、曹正、赵金山、罗九香、苏文贤。1961年即在第二届上海之春音乐会以娴熟的技艺显露古筝独奏才华。数十年来广泛吸取我国南北派古筝诸家风格,以技巧全面、演奏精湛著称。 






茶老师音乐课堂2016年第二场讲解音乐会将带领孩子们走进典雅、纯净的古筝世界。


音乐会限15个家庭参加,拿起手中的电话,赶快报名吧!



时    间

  2016年11月19日(周六)

 16:00~17:00

 17:30~18:30


地    点

 茶老师音乐课堂  C大调教室

(地铁十号线角门东站旁阳光花园8-3-101)


报名方式

① 微信添加:musicTA(茶老师音乐课堂小助手)

② 提交报名信息

③ 转账交费


价    格



购买课包价格更优惠哦~



注 意 事 项:


1. 所有场次讲解音乐会将优先保障课包会员名额,如报名人数较多,我们将会加开场次,内容相同,时间另行通知。


2. 讲解音乐会限1名成人携1名儿童参加,如要增加1名成人或儿童,需先与工作人员取得联系,确认场地空间允许的情况下,可按100元/人补交。如场地空间不允许,则无法增加。


3. 讲解音乐会报名成功后,如需请假,须在音乐会开场前48小时前通知工作人员,经工作人员确认后方可取消报名。如未提前请假缺席,所缴费用恕不办理退款或转课。



【 路  线  图 】

阳光花园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洛阳古筝培训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