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古筝一对一 >曾放弃当教师的她,如今重回讲台,让科学只有40分的学生考上理想高中,怎么做到的?

曾放弃当教师的她,如今重回讲台,让科学只有40分的学生考上理想高中,怎么做到的?

2020-11-03 05:49:37

看点击蓝字关注我们,可点击右上角…分享这篇文章



我们常常挂在嘴边,

老师是蜡烛,

燃烧自己,点燃别人。

或许他/她是这样的……

今天作业怎么还没交!

或许他/她是这样……

这些都是讲过的知识点,怎么还是不会!


报姐要讲述的这位老师,她的性子很慢,说话轻声细语。很多家长都爱找她,让她帮忙陪自己的孩子走过叛逆期。


成绩垫底的学生,经过她的指引,考上自己理性的高中;没有自信,连跟服务员要纸巾都不敢的小姑娘,愿意站上舞台演讲……



杨俐俐:

毕业于浙江师范大学,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普通话省级测试员,海宁市首届名教师。她把国际前沿的心理学运用于教育,结合她多年的教育感悟、教学经验,写下了《陪孩子悄然走过叛逆期》一书。




35岁放弃编制内教师的“铁饭碗”


报姐和她相识在她的新书发布会上,这是一本有故事的书,书中记录了80个经典案例,讲述了一个满怀爱意的老师如何陪伴她的孩子们面对人生中一个又一个挑战。在她的引导和帮助下,父母开始尊重孩子,孩子开始敞开心扉,他们携手而行,共同努力,一起化解成长路上的种种难题。


故事里的老师正是杨俐俐,“杨老师”成为她的代名词。


新书发布会现场

杨老师曾是浙江师范大学的保送生,大学毕业后,就一直从事教育工作。她说,自己的梦想就是要做海宁最好的老师。所以,她一直非常努力,几乎每年都是班主任,班上的学生很喜欢她。


为了实现梦想,她不断提升自我,所教授的科学课多次被评为嘉兴市级优质课。正因这份努力,她成为了海宁市首届名教师


她原本以为梦想实现了,就会感受到幸福。渐渐发现,人生其实是一个不断追逐梦想的过程,活在梦想中,远比实现梦想更为富足。在那段时间里,她有过许多挣扎,渴望自己能有更多的成长,有更广阔的视野,有更为丰富的人生体验。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当时家里的经济周转不开。


早些年的杨俐俐

所以,35岁那年,她决定离开自己心爱的讲台。


离校后,她从事的是零底薪的销售行业。当时,身边很多朋友都不理解。


“我的内心其实很难过,不知道怎么办。”


但她的母亲一直用爱在支持她,她始终记得那句赋予她力量的话语,当时她母亲说:“女儿,喜欢就去做,妈妈还有八百块钱退休工资呢,我们两个人过过够了!”语言很质朴,但充满情感。


后来,杨老师学习心理学,她的心理学老师是美国的医学博士后、美国国家资格心理咨询师海蓝博士,海蓝博士对她说,你的母亲是一位天生的心理学家。杨老师也意识到,原来她的母亲就是自己最好的老师,任何一种心理学技术在爱的面前都显得极为渺小。


她是母亲 却爱向女儿请教


其实,帮助杨老师做辞职决定的是她的女儿凌怡然,现在正在华东政法大学读大四,即将毕业。在杨老师看来,向孩子请教就是她和女儿的相处之道。这种请教,是发自内心的真正的请教。


凌怡然(左) 杨俐俐(中)  杨俐俐母亲(右)

“孩子远比我们以为的更有智慧。”


所以,当她面临抉择时候,她选择请教女儿。那一年,她女儿还在读小学四年级。回到家中,便问她:“女儿,你觉得妈妈应不应该辞职呢?妈妈有些矛盾。”


母女俩坐在沙发里,凌怡然反问她一个问题:“妈妈,那你想辞职这件事情想了多久呢?你想不辞职这件事又想了多久呢?”


“妈妈考虑辞职这件事已经考虑了一年了。不过,妈妈考虑不辞职这件事,也就是最近这几天。”


女儿笑了笑说:“妈妈,那你知道要怎么做了吧?”


辞职,是因为内心有更为强大的渴望,更为远大的梦想。而不辞职,更多是源于内心的不舍。


由此,她明确了自己的内心。



杨老师说,辞职后做销售,磨练了她的意志,感受到人在困境中所能激发出来的无穷潜力。但当她从事销售行业到第六年的时候,又遇到“瓶颈”。


放心不下学生 她重新回到“讲台”


那段时间,她的恩师,原海宁高级中学的副校长,找了她很多次,不断建议她重回教育行业,相信她后来进修的心理学,可以帮助到更多的孩子。


在2011年,机缘巧合她遇到了两位搭档,大家志同道合,一起创办了现在的培训学校。创立初是为了想要提高学生成绩,没想到越走越“偏”,成了家长和学生的“心理咨询室。



杨老师清楚地记得一个学习成绩并不理想的孩子,当时已经在班里垫底了。那年,这个孩子正在读九年级,200分的科学只能考40分。初见到他的时候,他的眼神中透着无奈。杨老师给他讲解试卷,同一道题讲了两遍他还是没有听懂。孩子失落而又无助地望着她。


“是不是老师讲得不够好,你没有听懂?那老师再讲一遍。”她看着他的眼睛,从他的眼神中,仿佛传递着想要听懂的决心,杨老师又耐心地给他讲了许多遍。


终于,孩子的眼中布满了泪云,抬起头激动地说:“老师,我听懂了!”


就在那一年的寒假,天下着雪,课堂却是温暖的。以前的他,不怎么爱学习,但是现在他改变了。中考的时候,他的成绩是550分,考上了理想的高中。类似这样的案例,有很多。


她的心里装满了学生。


写书 是为了帮助更多孩子和家长


现在的孩子,往往有着更为崇高的精神追求。但是,当这些渴望无法被满足时,当他们的父母不能很好地理解孩子内心的需求时,他们往往就会呈现出一种内心的孤独感。其实,所谓的早恋、沉迷游戏、对父母的反抗和抵触,常常都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形成的。



在2014年8月的某一天,杨老师应邀为海宁第一初级中学做一场家长报告会。在那场报告会中,很多学生家长前来咨询。他们呈现出极大的无助,有些甚至痛哭流涕。


“那晚回家的路上,我的心情极为复杂。我觉得自己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是有限的,通过一场报告会,也许可以帮助到一些家庭。但是,我相信还有很多家庭也面临着同样的困惑,他们会因为孩子沉迷手机而惊慌无助,会因为孩子经常和他们争吵而愁眉紧锁,会因为孩子成绩下降而措手不及。”



杨老师反问自己,怎么样才可以更好地帮助到这些家庭,帮助到更多的人?她的脑海中想起了父亲,她的父亲是一个特别安静的人,喜欢文学,喜欢写作。


她想,也许可以和父亲一样,把自己的想法写成文字。虽然文字并不能完整地传递爱,但至少,文字可以更好地传播。


如果有人因为读了她的文字而获得了某种智性上的领悟或心灵上的感动,那么,也许就可以因此而挽救一颗幼小孤独的灵魂。


杨老师的话

我越来越发现,教育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源于沟通的成功,一种有效的、真诚的、充满爱的沟通。这也正是我为什么想要以这样的方式去写这本书的原因。我期待把自己和孩子们沟通的过程记录下来,透过这些沟通,我们不仅可以学到技巧和方法,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感受到背后的爱与信任。当我们的心被爱意充满,当我们看到孩子就能满心欢喜的时候,任何的沟通都会化作一股暖流,温暖孩子,同时也温暖我们自己


图片:王超英 许佳婧

编辑:胡晓琳


想知道更多精彩上爱海宁APP(点击下载)

海宁人,就用爱海宁APP

海宁日报合作热线: 15888326058/556058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洛阳古筝培训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