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古筝一对一 >【酱紫FM】青年古筝演奏家付娜:21根琴弦上的情与爱

【酱紫FM】青年古筝演奏家付娜:21根琴弦上的情与爱

2022-07-15 03:21:27



看点

  

  付娜,青年优秀古筝演奏家。她告诉羊城晚报记者,考中国音乐学院附中那年,恰逢北京的冬天,零下十几度。她很着急,生怕冻僵手指头,一会儿无法弹琴。爸爸掀开自己的衣服,把付娜的手贴到肚子上为她取暖……


酱紫FM出品

值班主播 |  羊城晚报记者 崔文灿



付娜和古筝的缘分始于9岁那年。


在此之前,她学了半年的小提琴,练了屈指可数的几次大提琴,却总觉得感觉不对。直到有一天,她在邻居家看到了古筝。演奏者手指在筝上轻轻一拨,拨动了琴弦,也撩动了付娜的心。


付娜的父母都是重庆歌舞团的演职人员,家境平平,全家每月收入不过几十块钱。为了让女儿接受好的教育,付娜的父亲找到重庆古筝教育名家温福泽,费尽口舌请他收自己女儿为徒。在上世纪80年代初的重庆,一堂古筝课收费一小时5元,付娜一周学一次,而她这一个月的学费就是全家收入的三分之一。


所幸付娜天资聪颖,练习又十分刻苦。老师前一堂课布置练习的曲子到了下节课检查验收,付娜没有弹不下来的。在跟随温福泽学习的三年里,付娜打下了扎实的基本功,她骄傲地回忆道:“进了(中国音乐学院)附中后,基本功没怎么改过。”


就在一切似乎都顺风顺水的时候,付娜迎来了人生中的一次小挫败。11岁那年,付娜报考上海音乐学院附小的插班生。付娜的古筝演奏让考官们交口称赞,但视唱练耳部分却成了她求学的拦路虎——以前在重庆,哪里接受过这么专业的训练呢?


视唱练耳即听音、辨音,是对音乐的节拍、曲调、调性和结构的复合感觉和辨别能力,是基础乐理的一部分。考试失利给付娜的音乐学习道路敲响了警钟。回到重庆,她开始恶补视唱练耳训练。自此,从她12岁考入中国音乐学院附中到大学,视唱练耳成绩稳居全班第一名,大一结束便修毕视唱练耳这门考试。



学古筝三年后,付娜用她的琴技敲开了中国音乐学院附中的大门。付娜依稀记得,考试那天,北京刚刚下过大雪,她和其他考生在考场外排成一溜,等着被叫进去。零下十几度的低温冻僵了付娜的小手,她着急了:手指头不灵活了,待会还怎么弹琴啊?


“后来发生的事让我终生难忘。”付娜说,“爸爸掀开了他的衣服,把我的手贴到他肚子上给我取暖。”后来怎么考上的,付娜现在已经记不得了,可那天在雪地里靠着父亲的温暖感觉,却从此烙在了她的脑子里。


90年代的中国音乐学院附中坐落于后海旁的恭王府。老北京西城区的柳荫街,树木葱茏,山石林木,彩画斑斓,付娜和同学们就在这里度过了难忘的中学时代,也正是在这里,她遇到了影响她一生的恩师王中山。


王中山,中国著名古筝演奏家,在90年代初留校任教时,不过是一个20来岁的小伙子。他面皮白净,性格温和,在学生面前从没发过脾气,和学生们亦师亦友,相处十分融洽。


和王中山学习的七年里,除了琴技的提高,付娜还得到了许多为人处世的哲学和正能量的教育。“王中山老师告诉过我们,你在社会上得到尊重,是因为你的才华,而不是外貌。因为古筝,你会得到爱情,得到家庭,因为你身上会自带光环。”



2000年,广东民族乐团的负责人前去北京招人,付娜从此南下广州,成为乐团古筝首席演奏者。


两年后,24岁的付娜在星海音乐厅举办了人生中的第一场独奏音乐会。在此之前,广东古筝演奏者多弹奏岭南派、客家派、潮州派的古筝作品,它们多旋律缓慢,但付娜别出心裁地将北京的乐曲带到岭南大地上,选择了恩师王中山创作的作品《溟山》和《暗香》——作品在演奏中对左手快速弹奏技术提出了很高要求,被认为是那个年代难度最高、最新的作品。


音乐会结束,台下掌声雷动,付娜第一次在公众面前落了泪,眼泪中既有欢喜,也有感恩,“我孤身一人来到广东,能得到这边的认可,心里很骄傲。”



十多年来,付娜的演奏技术日臻娴熟,“进棚录伴奏,现场才拿到乐谱,拿到谱子看一遍基本就能直接录了。”不仅如此,付娜的音乐表现力也更加成熟。她不满足于音调的准确,而是对每一个音符都精益求精,弹出作品中的感情,也正因如此,邀请她场外演出、进棚录碟的邀请如雪花般飞来。有几年光景,“我忙得谈恋爱、买衣服的时间都没有。”


如何将中国传统的民族乐器推广到世界一直是付娜思考的问题。将中西乐融合、立足国际市场成了她的目标,而付娜也正在这条路上摸索前行。



来源 | 羊城晚报

作者 | 羊城晚报记者 崔文灿

编辑 | Sofia


为这位青年古筝演奏家点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洛阳古筝培训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