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古筝艺考 >人物 南艺附中有一群牛炸天的孩子,我想让你知道!

人物 南艺附中有一群牛炸天的孩子,我想让你知道!

2022-01-22 22:02:06

南艺附中,就在西门边上。


这里的孩子,时常穿着校服在校园里结伴行走,将童真播洒在大学里;他们,背着琴坐在电瓶车的后座,穿梭于南艺后街。


他们,是大学里的孩子。有些背井离乡到异乡求学,有的小小年纪就已为艺术执着数十年。他们中,有全国观众熟知的小明星,也不乏多项赛事的获奖者。有十一二岁豆蔻年华的小朋友,也有十七八岁即将步入高考的姑娘少年。


当然,他们都还只是单纯的孩子。六一,仍旧是他们的节日。







张歆怡出名那会儿,她才12岁。从电影《金陵十三钗》到电视剧《四十九日•祭》,她都叫孟书娟。她是金陵城中十来个女学生之一,和秦淮河的女子们一道,陪伴这个城市承担着灭顶的灾难。




金子欣,饰演合唱团中的教会女学生,和张歆怡一样也是南艺附中的学生。她有一种符合这个年龄的少女之腼腆。从小学习声乐的她透着一种特别的气质,说话不失真诚可爱。虽然她在电影中扮演的角色不重,但她也通过和身边许多大腕级演职人员的合作,感受到了电影深不可测的魅力。




再回忆起那一年的触电经历,张歆怡笑着说试水演艺圈,完全是一个巧合。碰上剧组来学校选女学生,标准是看她们会不会哭,能不能哭。关于张歆怡能哭,她挺不好意思:“就逼自己想想家人,那种感觉就要哭。想到奶奶,也哭了。”




本以为是参演一个普通的群众演员,没想到却是孟书娟这么个倔强又出彩的女学生形象。这个形象太深入人心,也惹人心怜。《金陵十三钗》之后,电视剧《四十九日祭》里张歆怡又再度扮演孟书娟。“其实日常的学习任务还是很繁重的,但是偶尔出去拍戏也是一种调剂,可以偷偷放松自己一下。”




张歆怡和金子欣在回忆往事,都有一种“那是小时候,我们如何如何”的沧桑感。其实,她们只是十六岁嘛。只是比许多大人多了些一辈子也不会有的体会,而正是通过那些经历,让她们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截然不同的方向。担任班长的张歆怡希望自己在高考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去北电、中戏这些可以更好的实现自我价值的地方。而对艺术理想有着执着追求的金子欣希望自己能踏踏实实考入南艺的音乐学院继续深造。







CBDF——“中国国际标准舞总会”的英文缩写。


十三四岁就在CBDF获得了二等奖、三等奖,请在跳广场舞的大人们想象一下,这是什么样的体会?


获得这些殊荣的正是南艺附中招收的第一批国标班里的四个学生——李志伟、曹靖,陆海玥、万子健。



他们是两对国标搭档,都只有十三、四岁。艺术课与文化课一并学习的附中,要求所有学生住校。于是从每个星期天晚上回到学校,直到下周六中午结束。他们的生活就是训练室、教室的往返,单纯简单,目标明确。


虽是刚刚进入艺术学院的初中,训练强度却一点也不亚于体校的学生。早晨早功,晚上晚功,中午也不能闲着,训练形体是必不可缺的一部分,在操场跑个20圈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




他们刚刚离开可以过六一节的年龄,却早已没有把自己当做小孩子看。“晚自习做不完的作业回到寝室在被窝里熬夜做完呗”,“什么东西都是习惯就好了,没有什么苦不苦的”……真应了网络上的一句励志流行语,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把它走完。




这个六一节,他们仍然是在汗水中,在灯光下,带着笑又倔强地跳着、练着。






高一的她,在初中阶段就已获得“刘海粟奖学金特等奖”,这在南艺已经多年未有人获得了。目标是考上中央音乐学院。为此,每个周末她都会只身一人坐上高铁去北京上课。


“小时候家长对我的政策就是放养,所以我的童年还是比较开心的。”




从放养型的家庭教育,到成为学霸型的艺术强人,这中间到底有什么样的育儿密码,快说出来让那些困惑的虎妈们知晓一下吧!


对于小编的调侃,朱辰玥回报一脸羞涩地笑。


学古筝的契机,只是因为朱妈妈想给女儿培养一个兴趣,并没有要求她在艺术道路上非得追求到一个什么样的高度。对于自己的未来,朱辰玥也规划得简单又明确,她想当一个古筝老师。





对中央音乐学院的憧憬和对南艺附中的不舍,浓浓地交织在一起。使得在附中呆了四年的朱辰玥,在接受采访时特别流露出格外复杂的情绪,“我想考上梦想的学院,也舍不得黄瓜园。毕竟这里给我带来了最纯粹的友情,最难以忘怀的学习生活。”






小时候,爷爷的二胡是最好的催眠曲。“因为爷爷会拉,耳濡目染让我也喜欢上了这个乐器”。兴趣果然是最好的老师,四岁半的周慧妍主动要求学习二胡。



过程当然是艰辛的!当其他孩子的欢笑声从窗外传来,学乐器的孩子在一遍又一遍练习着音阶;当其他的孩子在冬天温暖的被窝做着甜美的美梦时,学乐器的孩子已背上乐器去追逐自己的音乐梦。


有的人还在迷茫,有的人还在徘徊,有些人却早已启航。在两座城市间来回奔跑,在琴房与教室间两点一线,在与天赋竞赛,在竭尽全力去触及梦想。这个梦,他们做了好久,也相信他们的梦即将实现。



“一开始是很痛苦,坚持不下来,总羡慕其他孩子能看电视。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也适应了好几个小时的持续练琴,要是有一天不练,心里还觉得空落落的。”同样是因为爱音乐而考入附中的李昊洋笑着说道。文化课他们也从不懈怠,就像周慧妍所说:“文化是艺术最坚实的支持,没有文化的铺垫,音乐是没有情感的。”


迎着早晨第一缕阳光,悠扬的二胡声已在黄瓜园飘荡。夜幕降临,粒粒笛音仍扣人心弦。“不论未来如何,但能和这么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玩音乐,起码现在是快乐的,这也就够了。”他们说。


当然现实是残酷的,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成为音乐家,也不是每一个人都能享受到震耳欲聋的掌声。即使这条道路很狭窄、很困难,但他们从未言弃。不管未来会是怎样,他们的童年都如此与众不同地度过了。







南京青奥会上,和四小凤共同演出幸福一家人。舞台上几分钟光彩夺目的表演是用数月不分昼夜的排练换来的。或许只是为了那么一个镜头就要投入无数的精力与时间。




当问及学习打击乐的初一同学张浩宇 ,又要学专业又要顾虑文化,那么累,会后悔吗?他害羞的笑了笑,认真地回答,并不会啊,因为喜欢所以这一切不是负担而是享受。对未来这位小朋友似乎也很有规划,考入中央音乐学院,如果有机会还要去朱莉亚音乐学院深造。看着坚毅的对未来有着清晰规划的他,突然很羡慕。人向往的心灵天空总是宽广无限的,有着目标那遍只管前行,也别忘了沿途的风景。





摘自南京艺术学院官微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洛阳古筝培训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