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古筝艺考 >董老师成网红,只因她的“金句”?

董老师成网红,只因她的“金句”?

2022-06-10 02:40:24



“郑韩读报”节目录音已经上传到“喜马拉雅”和“蜻蜓FM”APP,登陆喜马拉雅和蜻蜓FM可以搜索“郑韩读报”收听音频,欢迎关注!

  今天“勿忘我”幸运书单获得者分别是“甜玉”一团和气两位网友,恭喜两位!

  三八妇女节想给身边最可爱女士送上一份别致礼物?一本精致的图书也许是不错的选择!来参与“勿忘我”的公益活动吧!


  将你想买的书单(价值50元内)发送到本微信公众号,就有机会免费获得图书,这是“勿忘我”2018年的公益活动。

我们每个工作日抽取两名幸运网友,在当当网等购书网站按照该书单购买图书直接快递给对方(免费)。公益书单可以送给自己,也可以送给亲朋好友、或者是边远地区的贫困生……只要他(她)想读书,就是我们公益服务的对象。“勿忘我”公益的定位是推广阅读,2018年我们要将书送给想读书需要书的人,再通过互联网传播去影响带动其他少阅读群体,欢迎你参与进来!

   董老师成网红,只因她的金句

       

  近日,教学已经将近22年的一位大学老师因为点评作业在网络上走红。这样的作业给我来一打”“带给人一种云淡风轻的美好”“作业略显狂躁,与本人气质明显不符等都是作业点评中的金句。这位大学老师叫董桂菊,是东北农业大学电气与信息学院的一名老师。谈及因为点评作业成为网红,董桂菊称真没想到,她说:现在上课,学生首先要喜欢你,然后会喜欢上这门课。这就包括作业批改的环节,通过这些让学生体会到上课的魅力。这表明董老师是在专业教学中加入了精神交流的因素,把教学提升为教育。所谓网红金句都是表层的东西,对人的关注,才是董老师这样做的价值所在。

  教育最主要和最重要的价值,不是劳动力训练,而是育人,满足人的自我完善的需求,满足人成其为人的需求。这个需求的内涵十分丰富,包括情感的、审美的、人的气质与个性等多方面的因素。如果董老师的学生仅仅是需要一些谋生的能力就够了,又何必互相传看董老师的批改?又何必羡慕别的同学从董老师那里得到了金句言为心声,他们是想从董老师的批改中更多地了解他们所喜欢的老师,阅读董老师的批改,也是与董老师交流的一种途径。但是像董老师那样做的老师,在高校还太少。

  具有董老师那样的专业水准的老师不一定难找,董老师的难得之处,是她与学生的精神交流。一般认为,理工科专业的教学,没有多少情感的、精神的因素,师生之间在专业教学中也不需要多少内心世界的交流。但是董老师告诉我们,这是误会、误解。

  教育界外面的人误会、误解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教育的管理者也认为教育教学活动中的精神交流是可有可无的。董老师从学校获得的嘉奖是教学奖,校方是否认可董老师的做法在育人方面的价值,新闻报道中看不出来。钱江晚报

  

  “不公开排名何以说易做难

 

  日前,,要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考试成绩不进行公开排名,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但目前依然有小学和初中对学生考试成绩进行公开排名。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1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4.4%的受访者身边仍有公开学生成绩排名的小学和初中。不公开排名何以说易做难?

  有人认为,只有找到新的评价依据之时,才是公开排名终结之日。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说,既然考试和成绩不能废除,成绩排名就必然存在,这样的思想显然是在为公开排名找借口。公开排名实质是将学生分为三六九等,贴上优劣标签,这无疑对排名靠后学生造成了严重的精神负担,易使其产生悲观、自卑等负面情绪,进而被迫放弃学习。

  学校、教师和家长都有了解学生考试成绩的权利,绝对没有伤害学生教育权益的权利。严格执行教育政策,彻底杜绝公开排名,还有赖于教育行政部门脚踏实地地抓起来,并作为一项教育督导内容,强制推行。北京晨报

   个别网红的成功不值得羡慕 

    

  《奇葩大会》上有一位00后美少女作家木汁,曾经是个学渣。被班主任当着所有人的面说她是废物,考这么点分,将来等着啃老吧。后来她尝试做过很多事。当过cosplay模特、写过悬疑小说、选过偶像女团、当过微商,最后写公众号红了,如今月入十万,高调逆袭。有90后自嘲00后已经月入十万了,90后还在读研,更是直接把自己拍死在沙滩上。踩着90后的背,花季少女被捧上了天。

  把所有网红都归到不学无术之列肯定是不对的,但确实有一些人莫名其妙地红了,莫名其妙地成功了。它跟传统价值观产生了背离,让人产生不读书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辛辛苦苦反而不如游手好闲之类的印象。从小琴棋书画学到大,一路过五关斩六将,可人家连大学都没读,就超过了你,感叹质疑都可以,但就此动摇自己的价值观,以为这才是成功人生、社会常态,这就想歪了。

  资源总有错配的时候,这恐怕是任何社会任何时候都避免不了的问题。网红经济本身有一套自己的游戏规则,有规律可循,更有非理性的成分和巨大的泡沫,这样的故事看看也就罢了,不能太当回事。如果把一两个人的成功当成榜样,把偶然当成必然,你就失败了。

  网红短平快缺少沉淀的爆红模式决定了其不可能成为社会主流。而且,一时的所谓红并不代表一直红,时间是最好的证明。

  所以,不要被这些所谓的励志故事给迷惑了,更不应该在所谓的随随便便成功面前,乱了方寸。应该相信,知识改变命运,天道酬勤的道理是普遍适用的。钱江晚报

   带爸妈看世界,说走就走

     

  这几天,梨视频上一个男子租房车带母亲旅游的视频火了。字幕介绍,李权带着母亲从南阳到三亚旅游,行程5000多公里。房车租金8400元,出去总花费2万元左右。在谈到原因时,李权说以前要带母亲旅游时,她总说腿疼,出去太累,和老婆商量之后,便租了台房车代步,而且路费和住宿费都省了。无独有偶,正月十五元宵节,在河南三门峡灵宝市,一张男子背母亲看社火的图片在网上疯狂刷屏,大家纷纷称赞这名男子有爱”“正能量

  自从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这一辞职金句走红后,去看世界的人似乎越来越多。不过,一起结伴去看世界的,似乎以情侣、兄弟或者姐妹居多,而少见李权这般带母亲去的。当然,你可以说李权并不只是带着母亲,而且还带着妻子和儿子。如果较真的话,更准确说法应该是——— 李权夫妇带着母亲和幼子外出旅游,毕竟带母看世界是夫妇二人共同的决定。

  孝顺父母从来就是美德,也正因如此,对李权以及那位背母亲看社火的男子,网友都不吝赞美之词,给其贴上孝子的标签。我想,看了视频或者图片的人,除了这也不算啥,我也这么干过的人外,大抵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感动一阵子,后悔一辈子,因为他们的父母已经故去,遗憾无法弥补。另一类则是有条件学习李权好榜样的人,而他们又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起而行,马上决定带父母外出的,另一类则是感动一下子,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为什么会这样?原因之一可能是他们还不够成熟,体会不到父母的心口不一:明明很想儿女,却劝他们不要老回来;明明很想去旅游,却说哪儿都一样,只因为怕占用儿女时间、花他们的钱……就此来看,李权母亲说腿疼,出去太累既可能是真的,也可能有一定水分,她只是不愿意给儿子增加经济负担。一位哲学家说,父母们总是善于在子女面前掩饰自己的失意、恐惧、贫穷还有烦恼,他们的辛苦,是为了子女的甘甜,他们的倾心尽力,不求任何回报。嗯,这话很对。

  智者说,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10年前,其次是现在。在孝敬父母这件事上,也是同样的道理。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为人子女者,别让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太多上演。世界那么大,和我们一样,父母也想去看看。别等待太久,因为带爸妈看世界的最好时间,不是过去,不是未来,而是现在!南方都市报  

  不再缺钱的公益时代 致敬那些用情用心的人

  

,公共性越来越强。盯着明星代表委员的报道少了,更多是聚焦实际问题———公共性很重要的一个表现是,过去很冷很专业的公益慈善话题成为热点议题,不少代表委员的议案提案盯住公益慈善领域,有的分析公益组织在扶贫中的作用,有的对留守问题进行了深入调查,有的建议对拐卖犯罪诉讼时效做修改,政府工作报告也用不少笔墨为民间公益慈善打气。

  虽然中国公益慈善的发展还滞后于发达国家,在很多方面也很缺钱,但一个基本共识是,中国公益慈善事业最缺的已经不是钱了。那还缺什么呢?缺的是人的参与和时间的投入。对于公益慈善,最简单的事是捐一笔钱,在媒体上留下自己的名字。最难的是捐钱之后还把自己的时间和人也捐进去,把公益当成自己事业的一部分,把钱花好,带来真正的改变,在一个地区、一群人、一个事业中留下自己的名字。记得某位音乐家在演讲中提到过一个让人不舒服的怪象,他到一个贫困山区调研教育扶贫,因为媒体的报道,这里的小学收到不少捐款,学校硬件很好,甚至有专门的音乐教室。有人参观的时候,齐刷刷打开里面的乐器,多少架钢琴,多少台古筝,很气派。可是,这些钢琴和古筝从来没人用过,因为没人会用,没有老师教,所有的功能就是展示供外人参观。

  这样捐钱之后就不闻不问的公益慈善不是糟蹋钱吗?这方面我们可以跟阿里学学,让员工投入时间,阿里人每人每年3小时公益计划,已经累计达到17万多人次参与,申报的公益时超过28万小时;2017年度阿里巴巴平台商家公益账单显示,阿里平台上每6个卖家里,就有1个是公益人,并带动了1/4中国人做公益。在不再缺钱的公益时代,致敬那些用情用心的人!南方都市报     



感 谢


天元爱家地板 


“无锡市嘉之信装饰设计有限公司”


赞助“勿忘我“书香无锡公益活动!

         长按或扫描下方二维码可直接关注郑韩读报微信公众号!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洛阳古筝培训联盟